线上云相见 | 上海建桥学院辅导员“抗疫”记②

发布时间:2022-04-01来源:{来源}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校园实施准封闭管理,上海建桥学院全体辅导员也成为了“最美逆行者”。他们抗击疫情,积极行动,关注每一位学生生活与学习,用最温暖的举动诠释辅导员的初心与使命,做校园内平凡的守护人。请大家跟随桥桥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暖心故事吧!

图片

健康管理学院辅导员“抗疫”记



图片


辅导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工作犹如“千根线一根针”,需要24小时待机永远保持在线状态。辅导员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更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校园实行准封闭管理的状态下,健康管理学院学工团队24小时坚守在互联网学工阵地上,守护“健康”,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初心,共筑防疫长城。


图片


辅导员王培雨

三“清”一“引领”,关心关爱每位学生

在准封闭管理中,王培雨老师坚持做到做到三“清”一“引领”。

图片


图片


三“清”:清楚掌握每一位学生情况。每日核对在校和离校上网课人数,进入每一门课程的沟通群,同时发挥学生骨干作用,跟进学生上课情况,对未及时进入课堂的学生,及时通过电话等多种形式与本人或家长取得联系,避免出现无故缺勤。在确保不影响上课秩序的前提下,进入直播课堂查看学生的学习状态,确保学生学习效果和课堂秩序。

关注学生网课期间的心理和情绪状态,推送相关文章和视频,排解不良情绪。抗疫精神传达清。在封闭管理和准封闭管理期间,每一次接到紧急任务,均立即通过班会、学生骨干等多种渠道及时向学生传达关于抗击疫情的一系列指示精神。

每天督促同学们进行健康打卡,在打卡系统进行微调之后,同学们仍然习惯性地复制打卡信息,王培雨老师根据所掌握的学生情况逐一进行更正以确保信息准确性,并多次反复提醒学生以调整后的要求进行打卡。清楚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动向,及时上报因疫情被封控学生或其他特殊原因需一事一议的情况等,并对学生情况进行跟进,给予关心和鼓励,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

清楚建立一人一档台账,并向其他辅导员老师分享数据快速处理小技巧以提升工作效率,在封闭管理、准封闭管理状态下做到对学生各项信息及时、迅速、准确掌握,跟进每一位学生核酸检测完成情况,对于学生核酸采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和解决。

学生宿舍网格化管理下,带领学生干部及时完成常规核酸采集、信息确认等工作。


图片


一“引领”: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在完成班级工作的同时,王培雨老师及时组织和开展了第四期中级党校培训,确保党建工作顺利开展,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堡垒作用。在此次的全校核酸采集中,我们护理专业和护理学专升本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同学们奋勇争先,作为志愿者在此次核酸筛查工作中也做出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图片

辅导员李倩文

阻断疫情,不阻断爱

李倩文老师作为19级护理和20级护理学的辅导员,在全员核酸之初积极配合学校工作,紧急招募有实习经验的毕业班学生,10分钟之内招募到8名志愿者。在全校师生三次核酸的过程中带领班级中的学生干部,严管检测,确保每个学生都完成核酸检测。当学生进行线上课堂后,深入宿舍,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认真解决线上课堂的问题。

图片
图片

19级毕业班三分之二的同学都申请居家上课,但是学校实行准封闭式管理之后由于不能回校,李倩文老师深入宿舍,查看宿舍水电安全,避免疫情期间出现安全隐患,关闭空宿舍的水电。偶遇天气不稳定,会再次深入学生宿舍,确保宿舍安全,让居家学习的同学没有后顾之忧。

图片

辅导员卞浩

做”四全服务”好老师

在疫情防控和线上课堂双层任务开展以来,卞浩老师严格认真落实校院会议精神和管理规定,对学生工作时刻坚持四个全,即做到“全身心投入,全过程跟进,全时段管理,全过程服务”。每天最早到办公室开展工作,最晚离开办公室,跟班检查学生上课情况,从严要求学生落实防疫要求并专心学业。关心爱护每一名同学,每天到学生宿舍走访检查学生学习和防疫规范,及时热情解决学生的困难,向自己所带学生表示:老师24小时在学校,时刻和你们在一起,让学生在疫情严重继发情况下有了“定心丸”。

图片
图片

封校管理期间一个学生深夜旧病复发,他及时协调后保同志将严格消毒的药品及时送到学生手上;一个女同学在封校期间因手机突然损坏,不能使用而情绪紧张,害怕吃不上饭联系到老师,他第一时间把现金和自己的卡送给学生同时买好早餐,并明确表示:有老师在,你们放心,安心学习就好,老师会随时给大家帮助。在学校实行网络化管理之初,主动承提多栋宿舍楼的学院联络员任务,加班加点完成各楼栋负责人下达任务,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为减轻同学们疫情下的紧张情绪,进一步深化,细化,实化“感恩,回报,爱心,责任”的校训精神,组织线上开展“学子报春晖,亲情代代传”活动,用爱的力量鼓舞同学战疫斗志和学习进步的情感动力,收到理想成效。重视宣传利用好学校在线上为师生做专业心理疏导提供的心理课堂,真正的做到了关心不断线,学业有发展,和学生一起抗击疫情使学生不孤单。他这样说:带学生是个责任心、爱心、耐心和良心结合的工作,要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即知道自己的学生在哪里,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思想工作要跟上。

图片

辅导员唐瑜

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在学校准封闭管理期间,随着学生学习重心从教室转到社区,健康管理学院辅导员唐瑜老师也而将自己的工作重心从教室转移到社区,每天去宿舍里查寝,了解同学们的生活、上网课的学习状态,关心同学们上网课的情绪,心理状态,引导同学们认真学习,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力争减轻疫情对同学们的影响。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学生上课缺勤迟到等情况,唐瑜老师进入课程的网课平台,积极跟进学生的上课状况,对于迟到旷课的同学,及时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学生,督促其按时上课,确保学生的出勤状况和学习秩序。

图片
图片

唐瑜老师积极组织学生,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通过线上班会、微信群等渠道快速有序的完成了核酸检测、数据统计、健康打卡等各项工作。上网课之后,随着学生的问题多了起来,她的手机里也多了各种课程、工作交流的群聊,微信消息经常99+,为了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基本上每时每刻都泡在手机里,生怕错过了什么消息,给学生带来不便。疫情无情人有情,唐瑜老师给工作开启了发动机,尽心尽力为同学们解决各种各样的困难,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图片
图片

辅导员胡虹

暖“心”助力、“疫”起成长

学校转入准封闭管理后,面对网上开展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胡虹老师以“五心”工作法全程服务学生。

学习记“心”。作为大一的辅导员,学生们刚入学一学期就面临着上海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疫情,本着目前线上教学的要求,胡老师积极对接任课老师,做好两手抓的工作,一方面挖掘了几名线上上课的先进事例,另一方面也和进课程晚,甚至旷课的同学沟通,希望大家能努力学习,掌握让自己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本事。

图片

数据细“心”。部分学生申请居家学习之后,通过走访宿舍、检查打卡数据、出入校记录、请假手续等精准建立疫情防控学生信息台账,信息筛查班委核实后重点掌握在校学生分布的楼栋和楼层,积极地将各楼栋数据与负责的老师进行沟通。通过线上班会等形式及时准确地传达学校的相关规定以及最新的防疫政策。

思政留“心”。针对现在疫情防控的现状和时事热点,准确抓住可以对同学进行思政教育的点,对同学们进行一场思想上警醒,同时对同学们身边的“大白”进行宣传,通过这些事迹进行普法宣传、爱国教育。

图片

心理护“心”。配合学校心理中心的工作,在健康管理学院中推广“你的烦恼有人倾听”、“释放新活力、青春一起来”等一系列视频和讲座。同时通过心缘健管之家公众号进行疫情心理推文及心理知识科普,阅读量及树洞均有数据上的提升。除此之外,推动“我秀我健康、一起向未来”的脱口秀初赛,丰富封闭期间我院学生的文娱活动,鼓励大家和树洞聊天。

工作暖“心”。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身体、转专业等问题。在班会和平时的通知里加强网课纪律,和旷课迟到的同学进行沟通,对于经常迟到旷课的同学,联系家长,并把该学生的课表发给家长进行监督。疫情发生后普遍就医困难,力所能及的帮助学生解决就医问题,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对于突发疾病的同学,告知附近的就医途径、告知家长一起想办法。了解转专业学生目前的状态、课本情况,告知课表和上课方式。和之前的辅导员对接了解之前学生的表现情况、兴趣和爱好,对学生加强了解。


信息技术学院辅导员“抗疫”记

图片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疫情防控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我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迅速响应,自3月14日开始实施校园封闭管理,线上课程有序开展;3月18日我校转为准封闭管理。

图片
图片

在院党委书记王晨岑、院党委副书记徐娜的领导部署下,我院辅导员团队始终坚守在“疫”线最前方。从晨光熹微到夜深人静,从核酸检测第一现场到学生寝室,从办公室到校园各个角落……他们夜以继日、冲锋在前、用爱陪伴,用自身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的责任与担当。

图片

责任出勇气,出智慧,出力量。当接到学校实施校园封闭管理的通知后,我院学工团队闻令而动,迅速集结,驻守校园,第一时间投身到战疫一线。

在学生们眼中,校园中处处都有辅导员的身影。作为“数据排摸员”,排摸各类实时数据,如在校学生数、完成核酸学生数,确保精准无误;作为“接线客服员”,耐心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琐碎问题,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秩序维护员”,在核酸检测现场,除了学生志愿者,最常见的是辅导员们的身影:作为“心灵守护者”,白昼交替,线上线下,他们始终在线,用心陪伴。

图片
图片

辅导员们用心履责,尽心担责、全心尽责,他们像是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有学生在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辅导员们以强烈的责任心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坚持不懈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战“疫”一线,一边日夜坚守,一边不忘“主责”,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战“疫”一线思政课。利用腾讯会议开展主题班会、走访寝室关心学生生活、关心学生线上课程学习情况……一句句激情澎湃、温暖人心的话语,传递了学校的温情关怀,增强了同学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坚定了共克时艰的信念。

辅导员们守土尽责,既要敢担当,又要讲方法。他们深知“青年强则国强”,在工作的细微处,始终不忘引导同学们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我院学子应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立足临港新片区区位优势,实现“小我”与“大我”的有机结合,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实践,既能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更能不断夯实专业本领。

图片
图片

戴好“思想口罩”,青年党员的缩影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在我院的学工团队中,“50后”老党员章连英老师始终坚守在一线,为青年党员做出表率。还有二宝妈妈张璐老师,老人带一个,将另一个孩子托付朋友照顾,毅然坚守在校园。作为青年党员,信息学院学工团队坚守岗位,履职尽责,积极做好“防疫政策的宣传员”和“弘扬正能量的示范员”,把防疫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

战胜疫情,责任不能缺席。辅导员们牢记责任,在思想上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戴好“思想口罩”,不懈怠、不麻痹、不松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学生思想建设工作,不断扎实提高各项业务素质与能力,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同时,信息技术学院苗婉茹,张璐,姚理想三名辅导员提前返校上岗,增强学工防控力量;还有信息学院院长助理景志宏晚10点多也驱车60公里从市区进校支援,为共筑抗疫防控长城贡献力量,信息技术学院共产党员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体现了信息技术学院全国党建标杆院系的强大标杆力量,非常值得学习和致敬!

图片



商学院辅导员“抗疫”记


图片

辅导员陈传宝

一、云端相伴,抗疫助学勇挑重担

自疫情形势日趋严峻以来,陈传宝老师坚持每日组织专业全体同学召开班会,与228名学生云端对话,传达最新防疫通知,耐心解答同学疑惑,现已开展了20余场班会。

根据学校线上教学要求,陈传宝老师积极配合任课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建立学习群组、畅通通知渠道,深入到10余门课程的20余个课堂,在线听课考勤。同时部署各班落实班级学习小组、寝室建立临时学习小组,落实课代表专人负责,督促大家按时上课,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

他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生活,上门了解学生需求,及时解答、解决困难和问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落实党员、班委一帮一、一帮多的先进带后进模式,多措并举,推进“线上”教学学风建设。

图片
图片

二、坚守岗位,奔波一线暖心守护

学校准封闭管理期间,陈传宝老师主动请缨,留校坚守岗位,每天7点前便开展听课、查课、社区走访、谈话谈心、家校联系等工作,经常工作到深夜12点,已连续坚守岗位14天。同时,在连续多日、每日7小时的全校核酸检测工作中,陈老师不畏风雨,靠前志愿,为学校大局工作无私奉献、尽心服务。

每一天,陈传宝老师坚持深入走访4个学生园区,检查学生社区安全隐患,对所带专业89间寝室、228名学生开展“一对一访谈”,进行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排查,动态监测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学习状况,坚持做到不放松任何一个学生,不漏掉任何一处隐患,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教师大爱,同学们真心地道一声“谢谢宝哥!”。

图片
图片

辅导员马璐璐

与学生共跨疫情“倒春寒”

“有璐璐老师在,我们很安心!”,育人是一场双向奔赴。马璐璐是一名90后的辅导员,在值班人员紧缺时主动提出坚守岗位,连续工作17天。接到校园封闭管理指令后,她迅速组建志愿者助力核酸检测,与志愿者们一道坚持在全员核酸现场,从天亮忙活到天黑,给55名志愿者开线上培训会、给176名学生开线上班会,核对数据、更新台账、心理疏导、下寝慰问。

图片

她是一名政策宣传员,与学生“面对面”“键对键”,第一时间将各种政策及时传递到每一位学生手中,让学生时时了解到相关政策,主动配合相关工作。

她是一名问题排解员,学生有负面情绪、有困难和问题,她均能第一时间了解、第一时间处理。

她是一名信息统计员,每一位住校学生的核酸检测信息、每日体温、每轮核酸检测结果;每一位居家学生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紧急联系人电话、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情况等信息,都做了详细台账,了熟于心。

她是一名核酸检测组织员,每一轮核酸,她都提早安排、精心组织,确保不遗漏一个,作为北三栋楼长悉心安排594在校生完成网格化防疫工作。

图片